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5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1063篇
化学   4730篇
晶体学   75篇
力学   199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15篇
物理学   463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914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747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658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Summary New dicyanamide complexes of the typeM[N(CN)2]2 L 2 (M=Cu or Ni;L=2-, 3-, 4-aminopyridine, 2-amino-5-nitropyridine) and Co[N(CN)2]2 (2-amino-5-nitropyridine)2 were prepared and studi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as well as by room-temperature magnetic mo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II) complexes have elongated pseudooctahedral structures while the Ni(II) and Co(II) complexes are octahedral. In most cases the N(CN)2 groups are in bridging function and through their cyanide nitrogens, or-more rarely-amide and cyanide nitrogens connect the basic structure units into polymeric conglomerates. In the Cu(II) systems exchange coupling is seen from the eff value or ESR spectrum.
Professor Viktor Gutmann zum 70. Geburtstag gewidmet  相似文献   
72.
The nanoparticles of a spirooxazine (SPO) and its photomerocyanine (PMC) were prepared through the reprecipitation method. Two distinct features were observed. One is that the decaying lifetime for PMC nanoparticles was 600 times of that for the dispersed molecules, and the other is tha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SPO nanoparticles was enhanced by 240 times of that of the dispersed monomer.  相似文献   
73.
ZnO粉体的两种不同制备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沉淀法和气相沉积法两种方法制备了ZnO粉体,对所得样品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吸收光谱(IR)进行了鉴定和表征,初步探讨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ZnO微粒的生长机理,并对所用的两种制备方法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74.
纳米Sb2O3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Sb2O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阻燃剂,并与卤素阻燃剂有很好的协效作用[1],1998年,全球用于阻燃的Sb2O3达80kt以上,占阻燃剂总耗量的7%[2]。但由于其本身的极性特点,加入到纤维、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很大损失[3],因此对传统的微米级的Sb2O3进行超细、表面处  相似文献   
75.
The complex [Ni(tn)2{N(CN)2}]ClO4 (tn=trimethylenediam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The complex form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via the bidentate bridging ligand dicyanamide.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s is formed via interchain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76.
Fe3O4/葡聚糖/抗体磁性纳米生物探针的制备和层析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免疫检测中 ,经常利用一些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标记物对抗体 (或抗原 )进行偶联标记 ,在抗体与抗原识别后 ,通过对标记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而达到对抗原 (或抗体 )检测的目的 .传统的免疫标记物包括放射性同位素 [1] 、酶 [2 ] 、胶体金 [3] 和有机荧光染料分子 [4 ] 等 .近年来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 ,半导体荧光纳米晶 [5,6 ] 和磁性纳米晶 [7] 在免疫检测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 .磁性纳米晶性能稳定 ,较易制备 ,可与多种分子复合使粒子表面功能化 ,并且由于磁纳米晶具有超顺磁性 ,为样品的分离、富集和提纯提供了很大方便 .这些优点使它…  相似文献   
77.
Recyclable antimicrobial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e3O4@P(St-co-AcQAC), were prepared through surfactantfree seed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volving a polymerizable, hydrophobic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QAC). These antimicrobial magnetic nanoparticles demonstrated excellent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both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can be reused for multiple times.  相似文献   
78.
磁性微珠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样品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亚玲  贾丽  邢达 《分析化学》2007,35(8):1225-1232
磁性微珠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生物医学、细胞学、生物工程及分离工程等诸多领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对磁性微珠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样品的分离富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引用文献62篇。  相似文献   
79.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Al2O3颗粒及其形成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曲拉通X-100)/正丁醇/环己烷/水溶液形成的体系,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Al2O3纳米粒子. 对前驱体进行热分析(TG-DTG-DTA), 确定了合适的煅烧温度为1150 ℃.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别对产物的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之比(ωo)、煅烧温度和煅烧时升温速率等关键因素对产物形貌和晶相的影响, 并通过分析进一步揭示了Al2O3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控制ωo为10、煅烧温度为1150 ℃可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的Al2O3纳米粒子, 且2 ℃/min的升温速率更有利于产物向稳定的α晶相转变.  相似文献   
80.
O157∶H7大肠埃希菌是一种致病力非常强的微生物.近年来,陆续有其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报道.1996年日本发生O157∶H7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爆发流行,感染病例逾万人,死亡9例.2001年我国江苏及安徽等地也发生了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所引发的感染性腹泻事件.目前O157∶H7大肠埃希菌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为分离培养计数法,此法费时费力,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得到检测结果[1,2],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亟需开发快速检测技术.近年来,多种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如ELISA法[3]、热解质谱测定法[4]、多聚酶链反应[5]、荧光成像技术[6]、生物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